第269章 我有一部电影_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笔趣阁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269章 我有一部电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9章 我有一部电影

  “好的,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带剧组的人回燕京。”

  最后这道菜是青椒拌皮蛋,看色泽应该也挺正宗。

  原本音乐会也没有安排记者采访环节,不过周彦看时间还早,就留在外面接受了采访。

  至于威廉戈尔丁的其他作品,并没有让周彦产生这样的感觉。

  “你带两三个人回燕京就行了,让他们帮你搬搬东西,剩下的人,就让他们在伦敦这边玩几天吧,毕竟好不容易来一趟。”

  得到周彦的同意,艾伦里克曼麻溜地去把单买了,然后带着周彦去了他在伦敦的公寓,在那里,周彦看到了《冬天的访客》的文学剧本。

  比如其中有一个镜头,是艾丽诺跟爱德华的吻戏,这个镜头,两个副导演都觉得可以留下来,但是艾玛汤普森却觉得应该删掉。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散,但是读起来却很有意思,这四对角色,似乎是包含了人生中很多的阶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纵观英国文学史,周彦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就是《蝇王》,这是唯一一部让周彦看过之后发了至少一个小时呆的英国小说。

  不过现在看了片子,她有些后悔,觉得这场吻戏跟电影的调性格格不入。

  看到周彦看完了剧本的最后一页,艾伦里克曼一脸希冀地问道。

  艾伦里克曼笑了笑,“我知道,你还是文学家。”

  现阶段的英国文坛,少数裔以及妇女作家异军突起,有人说现在的英国文学现实主义与实验主义交错重叠,呈多元化发展,其实不过是文过饰非而已。

  不过周彦快走出幻影公司的时候,艾伦里克曼追了上来。

  女主是一个刚刚丧偶的摄影师,她因为丧夫之痛,想要逃离英国,移民澳大利亚,但是她的母亲却坚决不同意,所以冒着大雪过来找她。

  女主还有一个上中学的儿子,他认识了一直在观察他的邻居女孩,并且带着女孩回了家,而每次他们即将做什么的时候,儿子都会看到父亲的照片。

  但是霍建起心里却没底,跟周彦说,“要不,下一场音乐会,我们再补一点镜头,以防万一?”

  “第二次差点吐了,但是没有吐。后来我又吃了几次,总算是吃习惯了,现在我再吃,感觉还挺好吃的。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感觉是一种特别的美味。”

  哥伦比亚那边挺急的,据说要今年就让《理智与情感》上映。

  “行,那我先看看戏剧的剧本。”

  周彦倒是没看出来这是个川菜馆,刚才他看外面有两个客人桌上摆了烤鸭、烤鱼跟东坡肉,这里的菜品应该是比较杂的那种。

  “不不不,今天必须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来请你吃饭。而且在伦敦,这里有什么餐厅好吃,我可比你了解。”

  看完了这个剧本,周彦对艾伦里克曼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个人的才情很高,特别是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颇深。

  现在周彦做了工作室,又招了李涛他们,所以有活找上门之后,周彦也不会第一时间拒绝了。

  周彦倒有些诧异,连剧本都没写出来,这家伙竟然都开始考虑配乐的事情了,这未免有些心急。

  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上一场音乐会结束之后,媒体对周彦音乐会的关注度一下子上升了很多。

  周彦尝了一口,微微有点甜,这个甜度跟金陵烤鸭的甜度差不多,周彦完全可以接受。

  “老霍啊。”周彦拍了拍霍建起的肩膀,“拍电影,最讲究的是效率,就算是有点遗漏,也没什么大问题。电影不是科学实验,有那么一点差错是不会有问题的。”

  霍建起笑道,“好,一会儿我来跟他们宣布好消息。”

  听到霍建起的话,周彦笑了笑,这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

  周六晚上,第二场音乐会如约而至。

  “这是可以想到的,毕竟你自己就是编剧,你对英国文学有了解么?”

  去餐厅之前,周彦挺好奇,艾伦里克曼到底会带自己去哪儿吃饭,但是到了地方之后,他却有点傻眼。

  “第二次呢?”

  创作者也没有急切地想要告诉读者一些大道理,只是讲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至于读者能够体会到什么,他也不管。

  随后又上了红油抄手跟粉丝煲,味道都挺正的。

  光是剪辑这一项就要耗费很多时间。

  不过最后一个菜,让周彦有点傻眼。

  几个主创人员对于镜头的取舍,总会有不同意见。

  艾伦里克曼摇摇头,“我没有这个想法。”

  等到吃完饭,艾伦里克曼询问周彦,“你觉得这家餐馆的味道怎么样?”

  艾伦里克曼这种人是非常可怕的,就算他会失败很多次,但他必然会在某些方面获得成功。

  很多新人导演,甚至是经验丰富的老导演,都有这样的问题,即便提前制定的计划已经完美的实现,却还是感觉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你希望我为你的戏剧做配乐?”周彦问道。

  艾伦里克曼摇头道,“我会留在这里。”

  其实周彦来也没什么用,因为他们今天也决定不了什么东西,最终配乐应该怎么安排,还是要看剪出来的成品。

  过了一会儿,第一道菜上来了,正是烤鸭,看来烤鸭还是这个餐馆的招牌菜。

  不过周彦也不管那么多,只要剧本还不错,片酬给够,他是愿意接的。

  周彦点点头,“行,我对你这个剧本挺感兴趣的,但是现在说这些有点太早了,还是等到你正式筹拍的时候,咱们再好好谈吧。”

  周彦陪着他们聊了半天之后,安李他们还要回去准备明天回去的事宜,所以就直接走了,也没说一起吃个饭啥的。

  特别是跟邻国法国相比,如今英国文坛真是没什么可看的。

  “找我帮忙?”

  到地方之后,发现有不少主创人员都在。

  晚上艾伦里克曼要请周彦吃饭,不过被周彦婉拒了。

  艾伦里克曼竟然带他到了一家中餐馆。

  周彦跟艾伦里克曼聊了一个下午,两人聊了很多,文学、音乐、戏剧,艾伦里克曼博闻强识,兴趣广泛,跟周彦的话题很多。

  “你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作品么?莎士比亚,狄更斯,拜伦,或者是乔治奥威尔?”虽然周彦提到了《理智与情感》,但艾伦里克曼却没有把简奥斯汀放进去。

  她过来找女儿,就是想要问清楚,女儿是否会移民。

  “那当然,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很多出色的作品,比如我们刚刚拍的《理智与情感》。”

  说起来,霍建起真羡慕周彦对待电影的态度,就让人感觉非常轻松。

  而且国外的活,周彦也比较看重,倒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钱多。

  故事很简单,主要讲了八个人一天的故事。

  说到这里,周彦明白了,艾伦里克曼是想让自己帮他电影配乐。

  这场音乐会还是在卡杜甘音乐厅举办,票也一早就卖完了,不过这次音乐会跟上次有些区别,现场除了普通观众之外,还来了很多记者。

  点完菜了之后,艾伦里克曼笑呵呵地说道,“这家中餐馆,我来吃过很多次,非常不错,听说他们老板是川省人,有些菜会比较辣。”

  “还没有,不过主要演员基本上都定下来了。”

  艾伦里克曼点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其实我准备把这部戏剧改编成电影。”

  他跟艾玛汤普森都是英国人,不过艾玛汤普森是编剧,电影的后期剪辑应该也会给决策,所以会跟着去美国。

  烤鸭之后,又上了烤鱼。

  周彦想了想,说,“我可能需要先看看剧本。”

  “非常好,让我很惊喜。”周彦也不吝夸赞。

  这家放在国内,只能说是一家普通的餐馆,但是放在伦敦,那绝对是超级地道的中餐馆。

  “嗯,女主跟她母亲,我找了艾玛和她母亲。”

  周彦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餐厅的风格就跟国内差不多,没有包厢,但是大厅被隔了好几片,其中有一片只有一张圆桌,也算是个半开放式包厢了。

  “我只要计划达成,就不会再抠了。如果在计划达成的情况下,还要去考虑能否更完美,那电影永远都拍不出来。”

  见到周彦,安李笑道,“你来得正好,我们准备明天带着片子回美国了。”

  霍建起也研究过周彦为什么会有这样平和的心态,最后总结出来的原因是周彦本来是个音乐家,拍电影属于副业,所以心态才能居高临下。

  可惜《树洞》小说没有英文版,不然他真想看看。

  这家中餐馆叫“红熊猫”,也看不出来是什么菜系。

  两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一直在拌嘴……

  周彦不知道张有安为什么这么问,不过还是回道,“嗯,有一首《youngandbeautiful》,是《理智与情感》里面的配乐,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随口问问,毕竟两场音乐会连着开,总要来点新意。”

  说完,张有安就出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txt.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