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胜女(4k)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笔趣阁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胜女(4k)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胜女(4k)

  这次由杨宪主导发起的医学卫生体系改革很成功,医学院这边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材的同时,明记那边也跟着成立了一家专门用来生产现代医学仪器与工具的工厂,制药厂也在筹备当中,要不了多久也能跟着问世。

  还有全国各地州府也开始动工修建医院,由于人才储备与设施设备不一定能够跟得上,因此医院目前只在府一级设立。

  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等到各个方面都成熟之后,再向郡县一级普及。

  牛痘接种站,则是已经投入使用,毕竟涉及天花,越早让大明百姓脱离天花困扰,就越好。

  牛痘接种站用的就是第一批出宫的宫女,一开始还有许多人不接受女护士的接种,毕竟即便杨宪直接推了妇女运动,可想要完全改变如今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杨宪做的只不过是给大明女性争取了更多的合法权益而已,很多人内心的偏见,不是那么容易抹除的,时间才是最好的良药。

  果然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接受女护士的人也跟着越来越多。在医疗看护这方面,女人天生要比男人更加细心,这也是为什么,护士这个行业,大多都是女护士的原因。

  更不用说,古代女子的谦卑和服从更是远超后世,而这些宫女在宫里干的本就是照顾人的活,她们的服侍自然也更加周道。

  完全可以说,她们就是完美的护士模板,比后世的护士更加完美。

  杨宪也给她们设计了统一的护士制服。

  如今各地牛痘接种站到处都是身穿白色大褂,头戴白帽,胳膊上面戴了一个红色袖套,腰间系着一条牛皮腰带的俏佳人。

  除了一些老古董,认为这些护士们一个个穿得跟披麻戴孝一般、晦气之外。

  其余人很快就是接受了护士的新服饰,甚至很多年轻人时不时有事没事还会在各地接痘站晃悠,就为看某个心心念念的护士一眼。

  白色护士服,其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好看。

  第一个白色代表了洁净、整洁,能够让医院的主要氛围更为准确,其次,白色能够给人一种镇定的作用,然后这样的装扮也让护士们更显眼,病人们有事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她们。

  白色的服饰也也易脏,有了污渍就能发觉。

  京城,大明医学院。

  和这些日子里的每一天一样,杨宪如往常一样结束今日的课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杨先生。”

  听到声音,杨宪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极其俊美的年轻人正微笑着向自己施礼。

  杨宪知道对方,谭允贤,这一个月多月时间,课后问问题,这么多学生中她是问得最勤的那个。

  而且杨宪知道对方实际上是一个女子。

  杨宪推动妇女运动之后,女子如今已经能够和男子一样正常接受教育,甚至有了专门的女子学校。

  可在医学领域,女医生在古代是十分罕见的,杨宪猜想这也是为什么对方会女扮男装的原因。

  她既然这么做,自然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因此杨宪并未开口拆穿。

  只不过每当看到谭允贤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在心中暗自赞叹古人的早熟,这个谭允贤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如果放在后世还只是个懵懂的高中生,而反观谭允贤却已经能够为了心中的理想做出如此勇敢的事情。

  而且言谈举止,让人如沐春风,家学渊源一定也是颇深,如果真是男子的话,配上这俊美无铸的容貌,只有那四个字可以形容,君子如玉。

  就在杨宪给谭允贤解答疑惑的时候,不远处有一个人却是悄悄注意着这边的情况。

  萧九贤看着远处的谭允贤和杨宪,也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谭允贤看杨宪的眼神有些不对劲。

  他发誓绝对不是自己的错觉。

  因为这一个多月时间,他不止一次看到这种情况。

  想到某种可能性,萧九贤不由打了个寒颤,脑海之中冒出那个词来,

  龙阳之好。

  很显然萧九贤这时已经对谭允贤的性取向产生了怀疑。

  都说古人保守,可在男风这一点上,后世望尘莫及。

  不像后世搞个同性恋还要遮遮掩掩,在古代男风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几乎没有人会以这件事为耻。

  而男风最盛行的年代,便是明清两代。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在《情史》中写过一句话,“羽族自凤凰、孔雀及鸡雉之属,文彩并属于雄。”

  因此他认为“天下之色,皆男胜女。”

  冯梦龙顺理成章将喜好男风归结于天性使然。

  这种观点也为明清的男风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时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各个阶层都对男风趋之若鹜。

  明朝中后期,甚至好几个皇帝,就喜欢搞这一套。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明武宗朱厚照,这家伙沉溺男色,对娈童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情节,甚至常常沉迷于行乐而不理朝政。

  洪武时期,男风还没有成为“潮流”。

  而且就算是男风最盛行的时候,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接受,当搅屎棍。

  萧九贤越想脸色越难看。

  他抬起头,暗暗打量了一下杨宪,容貌不是那种俊美型,可却有着男子的俊朗,而且目光清澈而灼灼,身上带着一股坦荡之气,最为重要的是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具体真要形容的话,就像是一颗温暖初升的太阳,让人忍不住靠近。

  萧九贤承认杨宪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都会如此尊敬他的原因。

  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谭允贤会喜欢上杨先生了。

  接着萧九贤便是开始回想起这一个多月时间,与谭允贤相处时,发现的对方身上的各种异常,如今这一刻仿佛都有了解释。

  而就在萧九贤脑子里进行激烈的头脑风暴时,另一边谭允贤已经结束了今日问询,礼貌朝着杨宪鞠完躬后,便是走了回来。

  可谭允贤发现自己走到萧九贤身旁时,对方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好似丢了魂似的,没法子只能从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该去食堂吃饭了,晚了该没有好菜了。”

  “啊!!!”

  出乎谭允贤意料,一直很沉稳的萧九贤突然来了一个很大的反应。

  同时下意识往后退了好几步。

  “你怎么了,是我。”谭允贤没好气道。

  我就是知道是你,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divclass=contentadv不过萧九贤脸上的表情很快就是恢复如此,心里想着的是,自己既然是谭允贤的好朋友,那么就该好好保守他的秘密。

  医学院,食堂。

  二人吃饭的时候,萧九贤还是没有忍住,小心开口问道:“谭兄,你觉得杨先生如何?”

  提到杨宪。

  谭允贤脸上神色立马就变了,她放下手中的筷子,开口道:“杨先生是这世上最完美的人,也是我最憧憬与崇拜的对象。”

  要知道杨宪推翻腐儒儒学,以及发动妇女运动前。

  女人在古代生存条件是极其恶劣的。

  即便生病,也无法得到男性大夫的及时诊治,隐疾难治,就连少数从事接生和基础医疗的平民女子,也被贬称为三姑六婆(稳婆与药婆)。

  女子是不得公开行医的,而谭允贤毕生的愿望就是突破这个禁忌公开行医,成为一名名扬天下的女国医。

  而谭允贤之所以身为女子,却有一身精湛的医术,是因为她出身医学世家。

  祖上曾是南宋的御医,聪慧的谭允贤从小耳濡目染,偷偷随着祖父学习中医知识,从小就做男儿扮相,不仅悬壶济世、妙手仁心,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扬和支持,更渐起救天下女子之心。

  可她的终极目标,却被杨宪做到了。

  杨宪推动的倒儒,以及妇女运动在谭允贤看来,救的是天下女子的灵魂。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对杨宪如此憧憬与崇拜的原因。

  现在的谭允贤只想好好学好医术,为救天下女子的身子。

  坐在一旁的萧九贤发现,说起杨宪,谭允贤两只眼睛都在放着光。

  最近这些日子,杨宪主要精力都在医学院上,毕竟万事开头难,只要培养出第一批种子后,之后就轻松了。

  剩下闲暇的时间,杨宪也会到京城各个高校转悠。

  而这个时候,徐妙云便会陪在身边。按照徐妙云自己的讲法是,她如今也是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够跟在杨宪身旁学到更多教书育人方面的东西。

  有美女作陪,杨宪自然也不会拒绝。

  这可是古代,可没有所谓的出轨一说,杨宪位置摆的很正。

  这一天。

  杨宪来到了京城小学。

  发现操场之上,围着呼啦啦几百名学生。

  杨宪感觉有些好奇,便走了过去。

  然后他就看到了熟人。

  当今的皇太孙,朱雄英。

  在经历过天花事件之后,朱雄英仍旧没有放弃自己曾经的决定。

  这点,倒是让杨宪有些意外。

  因为原时空朱雄英实在是走得太早了,无法从他身上看出太多他的能力与品质,很多都只是靠后人猜测。

  而如今杨宪却可以亲眼见证,甚至是插手改变朱雄英的成长。

  只见朱雄英被一众学生围在了中间,脸上非常兴奋,而他面前的桌子上,则是摆放着两块石头。

  一块石头比较大,另外一块石头则是只有前面那一块十分之一左右大小。

  “诸位同学,你们认为这两块石头,我从那边的教学楼楼顶,让它们同时落下来,哪一个先落地?”

  因为都是小学生,顿时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其中有人喊道:“肯定是大的石头先落地啊。”

  “说得对,大的石头重,肯定是大的石头先落地。”

  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是持这个观点,认为大石头先落地,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单纯认为朱雄英既然这么问了,那么事情绝对没这么简单,喊着可能是小石头先落地。

  竟然是这个问题。

  原时空,第一次出现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是在200多年之后才是。

  如今杨宪的出现,让大明提前进入工业革命,以及他亲手推动的各种改革,也让整个大明各种新潮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原本很多人认为最为清闲的衙门,专利局,这两年简直是忙成狗了。

  可相对应的,专利局官员的地位也是大大提升。

  杨宪嘴角微微扬起,笑了笑,转头看向身旁的徐妙云,开口问道:“妙云认为,这两块石头,哪一块先落地?”

  徐妙云眨了眨眼睛,在她的认知中这种问题不是常识吗。

  可正因为是杨宪的提问,徐妙云才会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并不简单,她仔细思索了片刻后,还是按照自己原先的想法,开口道:“体型更大的石头,代表更重,下落的时候,应该是越重的东西速度更快吧。”

  见杨宪笑而不语,徐妙云追问道:“难道真的会是小石头先落地吗?”

  杨宪轻笑道:“我赌这两块石头同时落地。”

  完全出乎意料的回答。

  徐妙云微微一怔,下意识开口道:“一大一小两块完全不同的石头,同时落地,这怎么可能呢?”

  在徐妙云看来那块大的石头重量差不多有小石头的10倍,那么从高处落下,应该也比小的石头快10倍。

  徐妙云的想法代表着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的想法。

  不仅仅是大明。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落体运动的观点,同样是这个,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原时空,这个错误的云印象一直持续了1000多年,直到伽利略的出现才被推翻。

  杨宪没有想到的是,当下这件事竟然会被朱雄英发现,就算只是巧合,可这世上任何巧合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

  就像之前提到的,如果没有杨宪给大明提供如今这种适合科学萌芽的土壤,也不会出现眼下这个巧合。

  而且杨宪相信,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像这样的巧合只会越来越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txt.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